局发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高中课改

举全校之力,有序推进新课程改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2014-4-17 12:34:08

  举全校之力,有序推进新课程改革

                ——育才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

 

今年,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市教育局、教科所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认真贯彻高中新课程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有序推进高中新课程工作为使命,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高中新课程的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在课改实施中徐徐前进,但更多的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及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是南宁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民办公助学校。学校座落在南宁市青秀区竹园路1号,毗邻南湖,紧靠金花茶公园,是南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多名,教职员工近200名。师资力量齐整,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优秀教师及市学科带头人和市教学骨干荣誉30多人。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本着“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让每位家长体验满意,让每位教师获得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几年来,中考、高考升学率稳中有升,办学已显成果,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地上升。学校荣获2011年南宁市高中阶段毕业班工作成绩优秀奖,2012年荣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课堂教学先进学校,南宁市城乡初中学校共同体载体学校。学校建立了学校信息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网络教室,现有多媒体教室12个,微机室1个。

    2、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课改年级一共有学生430人,8个教学班,每班有学生五十来人。任课教师32人,其中5人还担任其它年级学科教学任务,教学任务较繁重,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25人。

 

二、我校课程改革前期准备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2009年,学校领导高瞻远瞩,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将是学校走出应试教育,提升办学品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于是毅然决定派出几位老师赴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学习,借助“高效课堂共同体”的平台,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这次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现在来说,让我们更主动的是,经过三年的循环,这一批参加课改实验的老师现在又恰巧轮回高一,这给我校为此次课程改革做好了良好的铺垫。老师们对此也充满信心。

    2011年暑假,在傅校长的带领下,我校教务、德育、科研部门的同志参加了在市委党校举行的广西区新课程改革校长通识培训班的学习,学习结束后,组织了学校领导进行了调研,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的实施。

    2012678月,学校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创建特色管理结合起来,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组建了四个组织机构,一是“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决策。二是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工作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推进与研究。负责教学过程管理,负责指导和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负责课程设置和指导学生选课。负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三是学校“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工作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制度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负责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师培训、研修。四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实践课程工作小组”,负责学分的认定及管理。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各职能机构各尽其责,使新课程在我校能较科学、较规范、较有序地进行。

    2、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行之际,我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共同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文件精神和课改省市的有益经验等,从领导层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务处、教研组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改革培训会;2012年秋季开学前期,学校就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教务处精心选择新课改资料及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的系列制度上,编写了《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指导意见》一书,高一年级教师人手一册,印发到各教研组、备课组,布置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研修活动,方案的制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对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使全体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能明确目标、有章可循。教务处召开课改年级教师会就新课程通识内容、课程初步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作了分析、讲解; 2012年秋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召开了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培训会,会上教务处、科研室、德育处领导分别就新课程改革情况以及学分认定、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专题讲话,同时还给家长印发了《给全体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课程改革通识内容及学校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等;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园网、课改宣传橱窗和电子屏等平台,大力宣传高中新课程实施,内容具体,宣传到位,如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前的课程改革有什么不同,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了什么,如何进行学分认定及管理,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及管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的实施与管理,学生如何应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等,广泛地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中去。

    总之,通过学习、讨论、培训、宣传等方式,我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方案、措施及意义,增强了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树立新的理念,转变普通高中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以及课程管理与评价观,从而为新课程实施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3、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成败。为此,学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今年暑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了高一年级教师参加自治区在南宁桂林举行的通识培训、自治区课程改革网络远程培训、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各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做到了训前提醒、参训监控和训后信息的反馈和整理等工作,高一年级参训教师成绩优良,顺利结业。教务处制订了开学前课改培训方案,并于820日召开了高一年级各学科假期培训负责人会议,于822日召开了高一年级教师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并进行了第一次项目培训。

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基本上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此外,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组内培训,主要有高一备课组介绍教材整合与使用及校本选修课的开设,学习相关新课程实施资料等。学校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学习作为今后教师的业务进修的主要内容。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转变我校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我校教师新课程的教学水平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学校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广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制订《育才实验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及周课时数为:语、外各6节;数学7节;理、化各3节;生、政、史、地各2节;体育2节;研究性学习1节;美、音、信息各1节,此外还开设了1节班会活动课和2节自习课。

(二)学生学分认定执行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学校制定了《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学分认定方案》,明确了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规定了学分认定的程序,建立了学分管理制度。并将该方案发到了每位课改年级师生及家长手中。同时设计了《学分认定申请表》。该申请表是每位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教模块给全班每个同学做出的“过程性评价”和“学科模块测试”的等级分认定表,各任课教师把认定表填好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将每个学生的学分认定表存档。

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反思、检查、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教育过程,对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学习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我校生源现状,德育处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校规,对后进生的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从新课程实施一开始,我校着眼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关注点,开展以此为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听评课活动,按照学校的部署,确定了以高一数学组先行,再全年级铺开,进行有效课堂实验的工作思路。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放到课堂,以课堂中教学所面对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了高一年级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压缩教师授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校高一年级教师带着对新课程的初步认识与理解,课堂中教学方式逐步的在发生着转变。如:高一数学备课组提炼出的“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有效课堂—课后复习—疑难习题处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之,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转变。

(四)教研风气出现新气象

新课改,改变了教研风气,使我校的教研气氛有了新的气象。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们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上竭尽全力,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大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方法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 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而我们学校的生源特点是优生少,学困生非常多,重点班也同样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差距较大的情况,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解决。

3、教师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除了少部分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以外,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实施还是停留在自学、向本校教师学习或网络学习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虽然各级对教师的培训做了很多工作,但教师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对新教材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课堂教学效果差别较大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给目前的学校和教师带来不小的困难,按相关要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记录、评价手册,需要学校和教师完成的内容过于繁复,劳动量大,重复性劳动过多。如何将其合理整合,删繁就简,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吃透新课程实质,用新课程理论武装全体教师的头脑。

2、继续组织有关学科、有关人员向其他老大哥学校学习,借“它山之石”,促自己的发展。

3、努力探索新课程的新路子,大胆创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完善新课程的方法、措施。

4、培养一批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通过搭建平台,给政策,使名师脱颖而出,利用名师效应来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参加新课程改革后,虽然我校教师观念得到了一些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由了一定改善。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我校新课改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借这次调研的东风,进一步更新理念,坚定信心,增强意识,克服困难,努力把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做实、做优,把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